何謂【SMT (Surface Mount Technology)】或【SMD (Surface Mount Device)】?

 

在瞭解SMT是什麼之前,首先必須先區別SMT與SMD。這兩個辭雖有時可以混用,但基本上還是有些差別的:

 

SMD: Surface Mount Device,表面貼焊零件。泛指那些可以使用SMT製程或技術的電子零件。

SMT: Surface Mount Technology,表面貼焊技術。一種將電子零件焊接於電路板表面的技術。

 

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釋,SMT是一種把電子零件焊接在電路板(PCB, Printed Circuit Board)表面上的一種技術。有別於較早期的通孔零件,SMT可以大幅降低電子產品的體積,達到更輕、薄、短、小的目的。

早期電子零件只有傳統通孔焊接技術(THT, Through-Hole Technology)、(DIP, Dual-In line Package)。電子零件都必須額外設計焊腳穿過電路板,以達到零件焊接在電路板的目的。

這種通孔零件有最小尺寸限制大約是5mmX5mm,若小於此大小焊腳容易因掉落或外力折斷。而現在的SMD零件,最小的尺寸已經可以做到01005(0.4mmx0.2mm),甚至朝更小,這也就是為何當初的黑金剛電話要像磚頭一樣大,而且只能打電話;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的體積只有黑金剛的1/5不到,但是功能卻更多。

SMT到底是靠什麼樣的技術將電子零件焊接到電路板的呢?答案應該是錫膏。只要將錫膏印刷在需要焊接零件的焊墊(焊盤)上面,然後上面再放上電子零件,焊腳要剛好放在錫膏的位置,讓錫膏經過高溫迴焊爐,爐內的最高溫度必須要高過錫高的熔點,但不可以高到會燒壞電子零件的溫度,回焊爐(reflow)會將錫膏融化,錫膏融化時會變成液體,液態的錫膏會包覆電子零件的焊腳,等到溫度冷卻錫膏重新變回固體後,就會將電子零件焊接在電路板上面了。